2008/07/26

小津安二郎:

打個比方,以洋人為主要訴求的商店所販售的東西,雖然這些東西我都不喜歡,但他們喜歡所以買下來,這並無對錯。我只是覺得製作迎合外國人口味的東西就有國際水準嗎?因為我是日本人,所以我製作日本的東西,若對方無法理解也沒辦法。

外國人的鑑賞,主要以故事為主。《早春》描述上班族的生活,悲慘的心境,這種非故事性的東西,他都看不懂。因為他不懂,所以就擅自把那些內容解釋為禪或是一些有的沒有的其它東西。

思考模式也一樣,對於人的看法也趨機械化。機械思考相當欺負人,把人視作特殊之物。若這樣看待人,就會出現披著人類外型的細菌,雖有人形,但其實是細菌。而大多數人卻將這些「細菌」的表現等同於「人」的價值。

我一直都在注意色彩之間的感覺,所以並不覺得特別困難。只是顏色實在很多,不喜歡的色彩我就不用。不能因為是彩色的關係,就把各種顏色都放上去,應該要精簡色系,慎選顏色,這才是彩色片的重點。有色彩,但要作出沒有色彩的感覺,要讓人感覺色彩不存在。

我年輕的時候對拍攝有極大的興趣,會覺得這個地方應該這樣拍,那個地方應該那樣拍,但現在卻一點興趣也沒有了。只希望用最淺顯易懂的手法,用大家都懂的方式拍。

鏡頭也不動了嗎?
完全不想再動了。……要移動也是不知不覺間移動的,因為我的低音部風格本身就是不移動的,而且疊(overlap)對光學效果來說並不好。

我想可以這麼說,導演將故事切割成許多景框,但在現實的大千世界的畫面流動,景框是無法切割的。所以有種說法是,不可以侷限於景框裡。對持這種想法的人來說,不管是大銀幕或其它都是一樣的。正因電影有景框存在,所以若是不管景框將會如何?讓某些難以言喻的留白放上銀幕會如何?這是我的想法。

節錄至 尋找小津:一位映畫名匠的生命旅程

2008/07/19

給失戀的人

從生命裡失去的愛情,
好輕、好輕、好輕到不易察覺。
像空氣一般,明明看不到,也觸摸不到卻真實存在。
告訴自己要記住那好輕、好輕的存在,那怕現在是好重、好重的空虛。
僅管有天一定會忘掉發生的所有細碎。
可是,即使是忘掉了,還是會留下些痕跡。
至於為什麼留下痕跡或是忘掉的理由,
有天都會豁然開朗。
也許現在還很迷惑、很痛苦。
那麼,
暫時忘掉了也沒關係。
不過,還是希望你能記住。

2008/07/18

冷氣機的出風聲

躺在床上,裹著棉被,閉著眼睛,對著自己說:
「這不是在旅行。」
都過去了。一切都已經是過去式了。想念是沒有意義的。
然而,怎麼樣也睡不著,就一直感覺到心裡的雜音。
刻意不去想念,注意著呼吸的細微,吸進去的是不自然的冷氣。
節奏有點不穩,特別是吸氣到底轉換為吐氣的時候。
到底什麼時候該停止,時間比想像中的久。
有點自不量力,
抓不準哪時候可以吐氣。
往往感覺對了,
時間點卻已經錯過。

冷氣機細微的出風聲,
不知道為什麼這聲音會讓人想念起已經不在生活出現的人。
關掉冷氣,空氣沒多久就悶熱了起來。
不去在意,呼吸反而自然。
儘管皮膚漸漸地變成一種淡淡黏黏的狀態,並不舒服。
不過沒有那細微的出風聲,
想念似乎就沒那麼強烈,
也漸漸地變成一種淡淡黏黏的狀態。

2008/07/14

7月13日的工作室

整個晚上和黃勗在工作室一邊畫著圖,一邊閒聊著。
半山腰的工作室,門大大的開著,兩台電風扇有氣無力的吹著。
外面的蟲,叫得還算漂亮,很有不被打擾、漸漸消失的味道。

關於藝術啊!我們沒有討論。
反正說再多其實都沒太大建設性。
就這樣各自單純地畫著自己的圖,還比較有趣。
一邊畫著,一邊講著自己亂七八糟的近況和亂七八糟的可能未來。
裝青春的中年男明明對於墮落開心得很,又愛假裝擔憂。
日系青年說話快速,夾著幾分尖銳,刻意展現不在乎的姿態。
沒有太多的過去,還是很模糊的未來。
就那樣持續著,從一個時間點晃到另一個時間點,
在自己的紙上的留下自己的軌跡。

不知哪時候開始,畫圖就變成自己一個人的事。
獨力去面對自己、獨力在自己世界的奮鬥。
雖然這樣還是獨力去面對自己、獨力在自己世界的奮鬥,
但兩個人就默默在面對自己的世界時,
藉著彼此交談,確認我們不僅是活在自己想像的世界裡。
這感覺很好。

沒有特定動機,就只是單純的做一件事。
一次就做一件事。
無畏地、用力地、笨拙地。
雖然我們都蠻沒用的,就只能一直畫下去,
靠著摸索、想像、嘗試、塗抹、修正、層疊、割捨直到不能繼續為止。
可這不就是人生嘛。

2008/07/11

路徑的可能

是該由著相機本身,不預設地讓它把影像帶往異地?
或是讓相機試圖貼切自己觀看、感受事物的方式?
並非非此即彼,一分為二的兩條路徑。
畢竟再怎麼貼切自己,自己也不是一個穩定不變的狀態。
工具本身的異化與不確定性,似乎多了反思的可能。
當指涉的是工具自身,
相機本身所顯現的就是另一個世界的入口。
靦腆的
展現自身。

讓自己心裡的東西自然傾瀉出來。
在包容更多可能的同時,一方面要能準確命中核心,
還要能釐清原本模糊不清的東西。
貼切的說,應該是借著釐清原本模糊不清的東西,來命中核心。
核心是隱藏在原本模糊不清的東西裡。



















2008/07/09

時間感

一變成大人就被莫名地淹沒,隨著浮浮沉沉。
原來時間感像是大海一般,
自己只能努力漂浮在滿滿都是別人的生活裡。
看不見、看不見、看不見、看不見、看不見。
看不見別人也看不見自己。
等到看見了。
往往還來不及反應, 就在混亂與驚慌中,又被下一波生活的巨浪給淹沒。
然後一邊掙扎、一邊期待,好喘口氣。
與其說期待什麼,不如說是期待著期待本身。
即便努力想墮落,似乎都會有人好心的拉自己一把。
雖然大家都一樣,誰也幫不了誰。
都在那浮浮沉沉,都以狼狽的姿態奮力的活著。
卻還是覺得很好。

偶遇十五年前大學的同班同學。
說起來,我對十五年前的她還真的完全沒記憶。
當時沒有交集,一離開就彼此遺忘、也不曾遺憾。
這感覺好怪,好像十五年莫名其妙就過了,然後莫名其妙又連繫上。
要連繫起十五年前的記憶,似乎非常困難,而且也沒必要裝模作樣。
十五年過去了,自己好像離帥氣的中年男人還是很遙遠。
懷念起十八歲的自己,卻一點也不會覺得可惜。
反正就這麼活過來了。
僅管一點也不帥氣,
至少是以自己的方式生存下來。

2008/07/07

如何造就小說家如我 大江健三郎 節錄

這本書要摘要其實是蠻痛苦的。
一個作家夠厚實,那很多地方是不宜拆解。
能清楚明白把自己創作的軌跡,沒有隱瞞矯情地自我分析。
除了勇氣,還要具備某種客觀反思的態度。
說起來,還真難。
有興趣的,還是希望能把書原原本本的好好讀一遍,值得推薦。

第五章
剛開始寫小說時候,不用說,我的作品從細微到整體肯定都存在著缺陷,可是我從不做修改。因為修改本身,對小說創作者而言,意味著要有從經驗和練習中磨練出來的技術。初稿的創作是自然發生的,但要修改它,絕非自然而然就可以完成的工作。

開始修改時,需要有勇氣正視自己寫出來的東西。這種感覺就像面對鏡中赤裸的自己一樣。正因為如此,如果由別人來修改你的草稿,感覺就像是自己赤裸身體的一部分在被人撥來弄去一樣。

修改,是自己給自己施加這種「暴力」。被改的自己,即剛剛寫完和草稿還血脈相通———更實際地來講,是血管相連———的自己,和主動修改的自己都需要勇氣。而且,修改還需要具備客觀看待、批判自己筆下詞語和文章的態度。同時還要有能力具體地察覺出詞語、段落、文章、整體印象和寫作方法的薄弱環節,並迅速找到修改的方式———這兩者合併起來就是方法論性質的能力。

在修改的每一個階段,異化手法都是最有效的方法,它才是最基本的藝術手法。每次讀以前的作品,總是有一些地方很刺眼,對自己的用詞、段落、文章或是大段章節常有不能置之不顧的感覺,至少會覺得很不協調。於是開始揣摩品味,修改的工作於焉展開。

首先是名詞的誤用。然後是形容詞、形容句、形容段的運用不當,總覺得沒有貼近核心,便對它們進行修改,從我還很年輕時開始,每當我對這些形容詞、形容句、形容段的運用抱有不滿或歧義時,我就用堆砌辭藻的方法,努力追求更完美的表達。隨著年齡增長,身為一名小說家的我逐漸認識到:在找不倒貼切的形容詞、形容句、形容段的情況下,放棄似是而非的形容後所留下的名詞,反而更符合現實。

第八章
《給懷念青春年華的信》的創作之所以成為其後我的小說創作方法的重要資產,是因為我開始認識到我所寫的虛構的東西實際上是融入現實生活中的我生活的過往,這些虛構又成為創作下一部虛構作品的新的基礎,這種複雜的結構構成了我的小說的形式。

本來我的小說都應該是虛構的東西。從語言的基調來講,只能如此。這是我高中時發現的———當然基調是不斷改變的———命題。那原本只是一個偏頗滑稽的念頭,不過卻由於文章中存在著卡謬式和沙特式兩大不同分類這樣的構思中形成的。

用語言來表達某個主題,也可說是描繪某個場面,如同攻打山頂的城堡先要包圍山腳一樣,先墊好底,然後才能達到表達的意圖。雖然我現在還不太清楚證據是什麼,但我把它看做沙特式。這也是我十分在意的表達方法上在這個側面存在的欠缺。而後還不到十年,我在反OAS(美洲國家組織)遊行此起彼伏的巴黎,與沙特隔桌面坐,傾聽著自己少年時所感受到、如出一轍的沙特式的話語———雖然我當時的法語水準還不足已完全理解———我沉浸在無限懷念的記憶中‥‥

當然,高中的我不過是竭力模仿沙特式,不能十分準確地把握對象,得自沙特的僅是些微不足到的東西。總覺得不能清楚完整地將對象描述出來。無論堆砌多少辭藻,還是覺得自己無法準確地表達主題,清楚地描寫出狀態。

相對地,僅管自己的思考力和觀察力還很幼稚,有時也會覺得所用的語言準確地表達了某個主題,某個場面。別人的表達更是經常如此。我將這樣準確地命中靶心的方式稱做卡謬式。

山頂城堡塔尖的旗幟,可以從對面山頂用強弓射倒,不必非用包圍山腳強攻而上的腳踏實地、堅忍不拔的方法。在這樣的認識、或說是決心下,不可能完完全全按照沙特式來創作,自己也有些灰心。

總之,我認為不按照卡謬式進行語言表達,可能就無法達到期望的目的。對這種方法我也感到不安,覺得它也有不確鑿的部分,還不具備充足必要的條件。同時.我不得不痛苦地承認我自己是一個卡謬式的人———僅管我並不認為我已精通此方法———而不是一個沙特式的人。這也是我在念法國文學科時,遍讀沙特全部作品原文的理由。

僅管如此,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逐漸有了超越自己制定的二分法的構想。那是在我開始寫小說的那段時間前後。當時,我用不同於自己推測的兩種方式的語言———僅管當時並沒有將之充分地意識化———嘗試著進行創作。

寫文章時,我用語言來塑造雛型。也就是說,既不是費盡辛苦登山攻城,也不是由此及彼挽弓而發,而是運用語言,創造該解說的主題,該表現的狀態的典型。這個雛型,與攻城拔寨或者隔谷射旗的目標是同樣的核心。雛型塑造成功,我的表達才可以說完美。

這種想法是剛開始創作的年輕的小說家———我的準則。

那只是片面的,我並不是捕捉對象的實際,不過是運用語言塑造雛型的一種無奈的思考方式。也就是說,我並未去捕捉真的獵物,而是用語言來創造獵物的雛型,我只是個紙上談兵的獵人。隨著這樣的狩獵經驗不斷地累積,我終於對我當初說的話確信不疑。

我的小說都是虛構而已。

2008/07/03

把一些自己閱讀過片段,打成摘要。到底是為什麼呢?
從高中時開始,就開始會把一些短句集結在筆記本上。
那時就覺得有人能說出一些真實又真誠的話,實在很屌。
而自己也確實在文句中體會到什麼,甚至激勵了自己。
或許一時還很恍惚朦朧,但就是有想抄寫下來的衝動。
衝動不知是怕遺忘還是想記憶?
好像,這就是我要講的,儘管是透過別人的嘴巴。
最近從一位朋友那學到一件事,
「別人的屌不是屌,自己的屌才是真的屌。」
原來自己一直把別人的屌,錯當成自己的屌。
但什麼是全然自己的屌呢?認真的思考起來,問題其實蠻大的。
在觀察、模仿、重覆別人的同時也投射了所謂自以為是的屌樣。
如果沒有那麼多別人當我們參照比較的對象,是否我們能更清楚自己的屌樣?
還是我們是在這參照比較的過程中,藉由把別人的屌移植成自己的屌來拼湊出自我的形貌?

如果屌是一種社會評價,
那永遠是被賦予的,一但觀點改變馬上就變成不屌了。
如果屌是一種自我肯定,那只要自己能相信或是自欺,
即便再怎麼不堪也是可以活得抬頭挺胸、理直氣壯。
或許屌不屌一點都不重要,也不代表著什麼。
否定別人的屌其實和肯定自己的屌沒關,
別人的屌就是屌,自己的屌也是屌。
重點可能是在別人的還是自己的這部分。
根本沒自己的屌,只想變成別人的屌。
或是看著自己的屌,想望著別人的屌。
想望別人的屌,也就意味著自己一點都不屌,或是還沒達到心目中真正的屌。
當然也因為自己一點都不屌,也就是有著無限屌的可能性。
但是可能性不過就是可能性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