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29

《穿著minä去旅行》 節錄

實在是沒畫圖的力量,可是時間卻越來越緊迫,
只能拼命地看書,徹底的轉移注意力。
相信墮落到底自然就會湧出希望的力量。
把皆川明的《穿著minä去旅行》節錄下來,
不得不說所謂的創作都有相通。
minä 的網站http://www.mina-perhonen.jp/

在那裡有很多的考生,大家雖然都畫著自己的畫,但盡是畫一些符合志願學校的畫。當我看到大家為了進入第一志願學校而學畫的情形,老實說,我心理產生一股疑惑,進入美術大學或許沒有什麼意義。如果大家都是為了學習這些事而進美術大學的話,那根本沒有什麼藝術家,只是學習繪畫的技巧,實在沒有任何意義。

在那間畫室裡,老師會對學生所畫的作品發表評論,評價的標準一定都是「整體的平衡感」、「畫得很好還是很差」等等以這些為重點講評,絕對不可能有「這幅畫很有你個人的風格」或是「筆處有情感的微妙差異」等等這樣評論觀點。畫畫絕對不光是只有畫得好和畫得不好的差別,應該還有很多表現個性的部分,像是有些人擅長用很細的筆畫出連貫的長線,有些人則擅長用又粗又有力的線條來畫,可說是天差地別,沒有哪個好、哪個不好的問題。我記得當時有一個人畫了一幅很棒的畫,但仍被老師說「整體的平衡嘛……」,得到的評價不是很好。以我個人的角度來看,我覺得是一張很有感覺的好畫。去畫室一段時間後,我了解了這樣的現實,漸漸無法接受這樣的學習環境。這樣的課,我不想上也覺得沒有必要上。如果是這樣的話,倒不如以自己的步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雖然我不知道這樣是否能被社會所接受,但我自己覺得去追求這樣的道路應該比較適合我自己吧。

剛開始設計衣服的時候,我很認真地去思考把機能隱藏在設計裡這件事。並不是因為我覺得這樣的方式很有趣,而是以服裝的完成度來看,最好是不要看到任何多餘的東西。在服裝製作上,有些雖是必要的機能,但其實是視覺上不需要的東西,而這樣的狀況比想像中的多。我希望能盡量去除這些東西,也很努力朝這方向去做。我想以設計的觀點來看,這樣才能說是完成度比較高吧。但是把所有能看見的東西全部都藏起來也有點太過,在這一點的拿捏取捨可說十分不容易。以車子來看,如果太過看重空氣阻力,把車身的設計全部都拿掉的話,那就會變成一輛什麼味道都沒有的無趣車子。所以如果設計本身的概念無法貫徹的話,反而很容易被機能牽著走。最終的目標,還是要讓人感受到人所創造出來的優點才行。哪裡要加入設計,哪裡要消滅設計,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以這樣的觀點來看衣服以外的設計,我個人覺得真的很有意思。

一到春夏或秋冬,只要在季節變化時,我就會先準備幾本筆記本。以周期循環來看,每次展示會結束,就會有一段短暫的悠閒日子,為期大約一個月。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我的心情會漸漸轉向下一個階段想做的事。對我來說,買新的筆記本就意味著新季節的開始。我會把任何想到的話和素描的構想都隨寫隨畫在本子上。雖然說這段時間是思考新點子的時期,但不可能二十四小時都在想,只要有些什麼想法,儘管多麼地不起眼,我總是先把它記在筆幾本裡。但其實我的個性有點粗心大意,所以也沒有隨時把本子帶在身邊。筆記本時常被我丟在工作室(笑)。這麼一來,我會隨手抓起身邊有的紙張就寫了起來,所以常堆了一疊紙。最後再把這些紙和筆記本裡記載的東西集合起來,整理出想法。如果有具體的畫出現在腦海裡,接下來就會去買繪圖紙。這是我的第二階段。

不論布料的圖案,或是設計圖,畫圖時大抵是一個人的工作,這一個人工作的時期,我用一種和喜怒哀樂全然不同的心情來面對紙張。要怎麼形容才好呢,有點像是慢慢發覺自己的一個作業過程。例如,寫些關於自己的文章或是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時,通常不太會有很快樂或是很高興這樣的心情,有點像是這樣的感覺吧。雖然確實有感覺,但卻不是喜怒哀樂之外的什麼,很接近無意識狀態吧。這段時間對我來說十分充實,感覺是一段很有重量的時間。望著圖畫紙時,總是會看到一些模糊的線條,我拼命地追趕它們,大概就是這樣的感覺。當在畫設計圖案時,我通常十分沉醉其中,一個人埋首工作。

當我獨自思考圖案時,放鬆和轉移注意力是必要的。像是去看電影、瀏覽書,這時點子會浮現地很快。但會將電影和書本當作資料,並不會直接採用裡面的想法,而是為了讓自己的腦袋處於想法活躍的狀態,我想有點接近軟身操吧。當獨自工作時我希望盡量放慢自己的思考,因為再怎麼說我畢竟是設計師,不得不把許多時間花費在思考好點子上。事實上,我平常每天都過得很忙碌,所以在思考設計時,會盡量到工作室來,坐在椅子上,悠閒地看書什麼的,有什麼在意的想法就照舊一一把它寫在筆記本裡。這時間十分長,大約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可以思考。這段期間我絕對不會對自己說:「一定要好好思考、一定要出現好點子。」而是自然等待想法湧現。與其絞盡腦汁拼命去畫些什麼,胡亂塗鴉的東西反而比較容易發展成設計圖案。我自己是抱持著這樣的想法來做設計的,因為這是設計師的工作,所以我很花費心思在這個作業過程(笑)。總之,我不是那種會思考什麼是偉大設計的人。

和畫下粗略構想的素描相較起來,畫布料圖案的時候反而花費更多的時間。因為要花好幾天的時間進行,如果一開始就太嚴肅認真,就會在還沒醞釀成熟、還未得出結論的狀態下結束,所以我反而會一點一點畫,慢慢地進行、慢慢地累積。我不會直接照現實上的意象來畫圖,而是把記憶裡的影像,「好像是這樣的感覺」的東西,一邊回憶一邊畫下,然後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習慣和癖好,勾畫出圖案。太過鮮明地殘留在腦海裡的東西,反而很難成為設計圖案。只是把情景照實畫出來,一點意思也沒有。所以我偏向選擇現實中沒有的東西,做為繪圖的創作動機或題材。

不論什麼事,我總是喜歡以和主流不同的角度來探索。這並不意味著我喜歡從偏斜的角度來看事情,而是許多的事經常被埋在這些習慣的事和理所當然的事情當中,這些事反而才是最重要的,我時常想這些重要的事常被人們忽略了。在時尚設計這一行,我認為也是一樣。在每個季節重複的過程,從製作衣服、舉辦服裝秀,然後販賣的一連串流程裡,我同樣也有這樣的思考。

雖然是我自己選擇了時尚這個領域,但我和其他的產品設計師的態度其實是一樣的,我想創作的是能長久保有價值的東西。這樣的想法或許不符合現在時尚的潮流,我一邊創作minä,一邊做著時裝設計,每天都這樣強烈思考著。身為一個設計者,絕對不願意接受自己創作的布料或是衣服,在半年後就變成垃圾的作法。我當然不會用這樣的想法來設計衣服,如果真的以這樣的心情來設計衣服,那麼設計師就會變成像天竺鼠在轉輪玩具裡轉圈一般,只是盲目地跟著跑而已。如果只是依循這樣的方式來作業,那麼肯定不會做出好的設計。所以我經常在想,要怎麼樣才能避免落入這樣的情況。

我覺得「流行」這樣的想法對設計的本身是毫無意義的東西。雖然我這麼說,但在一年兩次的季節變換時,還是會提出新的設計,我不是出於不得不創作新東西的想法,只是想把自己的想法化做具體的形象,像是想做這樣的東西,或是如果有那樣的東西應該不錯吧!這個世界有許多用「流行」兩個字無法概括的美好事物,不是嗎?我想做的就是這些東西。所以我對「流行」兩個字其實沒有很大的興趣。雖然我很明白為什麼某些東西正在流行,和其背後的原因,但事實上因為造型很美而成為流行的東西,我認為其實很少。

從外部來看,多數會造成流行的風潮,其主要的原因還是大家認為是「很棒的東西」。我完全不想和這些流行的東西有關連,我的目標是創造用「流行」一語無法完全概括的設計。「因為是當季,所以想要擁有」,大家很想擁有的這樣東西,我想其熱度最常大概也只能維持個半年吧。我想這些東西不能稱之為風格(style)。流行的東西和風格絕對是不同的,風格即使經過時間的洗禮,依然能夠保留並且被大眾認知,流行實在追不上風格,讓人有種腳觸不到地面的虛浮感。若可以的話,我認為最好是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造型和風格,然後去追求才是最棒的。

當然,有時我也會出現在店裡,對我來說能夠聽見客人的聲音是很開心的事,能夠現場聽到客人直接跟我說「我喜歡這件衣服的這個地方」,真的很開心。但是我不會因為聽了客人的話就去做些什麼具體的事。因為客人沒有想到的,但渴望擁有的東西,才是我潛意識裡想要做的東西也不一定。並不是要把客人想要的東西具體化,而是做好一件當客人看到時會覺得「啊,我好想要這一件」的衣服,這才是我的理想。如果是照客人預想的東西去做調整,是不會有這樣的力量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