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28

關於詩










山巔上
一片沉寂。
所有的樹梢上幾乎
感覺不到一絲微風。
群鳥在林中緘默,
等等,稍後
你也將安靜。
~康德

讀完哈金的小說(瘋狂),記憶深刻的卻是小說提到的一首詩,很喜歡。

2007/05/27

紀念日

2005年的5月27日,認識妳的第一天。
兩年過去了,我早就走出妳的生活,
妳卻還在我的生活,儘管妳從不在意。
真的只能怪自己太弱了。 還會記得認識妳的這天。
一個根本沒必要紀念的紀念日。
說起來,人與人的認識其實是很薄弱的關係。
所謂的瞭解, 如果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就不會意識到他人的存在。
迷戀不過是自己一廂情願的投射。
煩惱不過是想望對現實的不能接受。
一昧堅持和不死心,只得到漠然的回應,並不會認識更加真實的妳。
而我所追求的不真實,卻真實的奴役著我。
讓另一個人佔據心裡是種折磨,沉溺在妳的陰影卻是種愉悅。
我要謝謝妳,因為那段日子。
如果沒有那段日子,記錄那段日子的圖,就不會有著愛哀礙的執念。
如果沒有那段日子,我現在就不會用一種開闊的方式包容自己。
要向內感受,最快的方法就是徹底把自己孤寂。
然後完全的活在自己的世界。
真羨慕那時,能不需要努力就把心裡感受用畫表現出來。
儘管當時心裡很灰暗,也好過現在沒什好失落、也沒什好期待。
畢竟已經結束的事,失落或期待根本毫無意義。

2007/05/26

關於馬諦斯的繪畫筆記




「我預感到將面臨自相矛盾的危險,
我強烈地感到我早期作品同最近作品之間的關係,
但是我今天所想的方式並不是昨天所想的那種。
更確切地說,我的基本觀念在改變,
我的思想發展了,我的表現方式跟著我的思想前進。
我不拋掉自己的任何一件繪畫作品,
但如果要重畫它們的話,我就用不同的方式重畫。
我的目的地始終不變,而我通過不同的路線到達那裏。」
~馬諦斯的繪畫筆記

整理房間時,突然發現過去自己手抄馬諦斯的繪畫筆記,
已經不記的是哪時候寫的。那時候為什麼會用手抄呢?
雖然我有把書本做摘要的興趣,不過那也是偶而心血來潮、隨性所為。
手抄不是為了強記或整理,往往是一時的率性。
正確來說是感受閱讀那刻的感動,心裡不明不白、又好似一片開闊,
不知道怎麼抒發自己,只好鸚鵡學語,踏踏實實手抄一回。
有時候我們並不真正的了解自己,需要借助別人的言語來說明。
這其實是件真實又荒謬的事,用別人的所感來抒發自己的所感,
就像是用別人的存在來確定自己的存在。
馬諦斯的繪畫筆記,就如同亡靈寄宿在自己的深處,
不明不白、還沾沾自喜。
很長一段時間,我誤解成以為用不同的方式重畫就是探索和表現,
只要清楚目的地,就會通過不同的路線到達那裏。
經過這些年的嘗試,
我才明白重點不在用不同的方式,而是只要清楚目的地,
就算是用同樣的方式,只要能到達,就是好的表現形式。
而最好的表現形式,就是最簡單表現自己的方式。
可是我們真的清楚目的地嗎?

2007/05/18

舊作






筆居然全乾了,果然荒廢許久 。昨天又開始拿筆 , 真是茫然 。
所謂的低潮 ,一大部分是自己造成的, 越是逃避, 越是如影隨形。
回頭從新檢視舊作,想在其中找出條新路 。
儘管看來有點荒謬,確實也沒瞧出什麼 。
只覺得根本就好像不是同一個人畫的 。
說是疏離感嗎? 不如說有種厭惡的快感。


2007/05/15

閒置










沒來由總會騎著車胡亂瞎晃,
就這樣什麼事也沒做,過一個下午。
雖然都會帶上一本書,好像擔心有過多的時間,不過也只是帶上罷了。
說是忙裡偷閒並不盡然,儘管有些生活上的雜務,
但也沒到忙碌的地步。
說是轉換環境改變心境,又不是那回事。
常不知道要去哪裡? 去幹什麼?
沒有目的的目的,繼續下去或放棄回頭,似乎都可以。
不是要逃避什麼,也沒要追求什麼 。
僅是閒置自己而已。

2007/05/14

夜半




夜半漫步在山裡 風吹來 有點微涼

沒有燈 卻不是黑暗 原來天空再怎麼暗 還是有光

2007/05/09

痛快



















即便有著大方向 也要有冒險的勇氣

儘管走的彎彎曲曲 也是痛快